在钢坯优化剪切中,使用普通的热金属检测器和扫描式热金属检测器的效果有什么区别呢?
在钢坯优化剪切中,普通热金属检测器与扫描式热金属检测器的效果差异显著,主要体现在检测精度、抗干扰能力、响应速度和系统稳定性等方面。以下是基于实际应用和案例的对比分析:
一、检测原理与方式对比
类型 | 检测方式 | 视场范围 | 特点 |
普通热金属检测器 | 固定点式红外检测 | 点状或固定区域 | 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对位置变化敏感 |
扫描式热金属检测器 | 电子扫描红外辐射 | 垂直方向宽(可达50°),水平方向窄 | 可扫描一定角度范围,适应性强 |
二、在钢坯剪切中的实际效果对比
项目 | 普通热金属检测器 | 扫描式热金属检测器 |
检测稳定性 | 轧件上下波动时易漏检或误检,尤其在高速轧制中不稳定 | 扫描方式可覆盖波动范围,信号更稳定 |
剪切精度 | 位置误差大,剪切长度波动明显 | 可精确定位钢坯头尾,剪切长度误差小 |
抗干扰能力 | 易受水雾、背景热源、蒸汽等干扰 | 采用电子扫描技术,抗干扰能力强 |
响应速度 | 响应较慢,可能影响高速剪切同步性 | 响应时间快(<1ms),支持速度同步控制 |
适应性 | 适合低速、工况稳定的场景 | 适合高速、复杂工况,如多规格轧制 |
三、典型案例说明
在某高速棒材轧线中,使用普通热检时,因钢坯上下跳动,频繁出现漏检导致未剪切或误切现象,造成成材率下降。更换为扫描式热金属检测器后,通过其垂直扫描能力,即使在钢坯位置波动±50mm的情况下,仍能稳定检测头尾位置,剪切精度提升30%以上 。
四、结论与建议
普通热金属检测器适用于低速、工况稳定、剪切精度要求不高的场景;
扫描式热金属检测器在高速轧制、钢坯位置波动大、剪切精度要求高的场景中优势明显,是实现钢坯优化剪切的关键设备;
若追求高成材率、高定尺率、低误切率,应优先选用扫描式热金属检测器。